南海古佛 降 九十七年四月三十日
第卅二章 修行障礙之法障
修行中人,最怕遇到障礙修行的難關,而修行者總是將自我之心田,讓有限及狹隘的知識所蔽障,讓知識無法往上提昇,其中最常見的乃是「所知障」。
修行者對於修行諸法要,經常是自我預設目標,並且預設理想,若是聽聞之法理義趣,符合於本身所認定之解釋,不論是否有偏頗,皆將之認定為自己的善知識,而加以接受與弘揚;一旦有人提出有別於自己所認定之法理,縱使這才是正法理諦,亦將會給予排擠,並且勸他人切勿聽從,實在非常可惜。
有些修行者,本身對於正法理諦非常嚮往,並且也很認真的在學習「正法眼藏」,但無論如何用功,無論師父講的再如何簡單與生活化,卻一直無法去體會、無法去理解,尤其是無法融會貫通,實在也很無奈又無助,雖然很有心,卻是障礙重重。
凡此種種,乃為過去生中,曾犯有「聞法不專」,講師或法師在上頭講解的非常辛苦,自己卻因為一面聽、一面還要想著其它的事情,一面尚且還要觀看外頭之景色,或一方面與人聊天,如此聞法而不專心,隨著輪迴轉世,雖然有朝一日想要真心修學正法,卻已在冥冥中被奪去對於法義的理解力。
又有現時「所知障」深的行者,在過去生中,乃曾犯「善於巧辯」,對於諸法義看似有透徹認知,但細聽之下,全為偏頗之道理,強詞奪理。現時若犯「所知障」,將使修行境界不能提昇,甚而無法超脫六道輪迴。
在二十年前,於台南地區,乃有陳某,並未信奉任何宗教,但是對於各宗教之書典或多或少皆有在涉獵,不但原文經書有研讀,一些大德所著作之淺譯也有研究,但卻逐漸產生自我意識強過於大德者的見解,致使每每在外面有所聽聞一些講師之說法,皆認為不如自己之理解,就連高僧們的講法都覺得略遜於自己。
追溯陳某於多生以前,曾經是出家僧,每每住持為常住們說法時,此僧便常以自己世俗的見解,來與住持巧辯佛法;就連住持讚賞在家居士對於佛法的體會、領悟,但在自己眼中卻認定此位在家居士,遠遠不如自己有出家學道的見解比較透澈。因此,貢高我慢之心日漸深重。
又在三十年前,於苗栗地區,有位金氏,年紀雖輕,但對於三教正法非常熱衷,並且時常利用機會研經聞法;只是經過了十數年甚長的時間,對於三教正法都是聞前忘後,知後忘前,並且對於經書上的含意,絲毫不能明白。唯一值得慶幸的是,能夠知道念佛的重要。
追溯金氏於多生以前,乃是一名道士,中年修道,由於俗心尚重,往往道長講解諸經時,皆不肯專心去聽,一遇到講課時間,「心」就像自由飛翔一般,翻山越嶺,無所不往;待道長下課之際,自己的心,卻又像回神一般,跟著眾人下課;直到現世,反而落得有心求法,卻不能理解要領,實在也無可奈何。
既然每一因緣皆有其果報,自然就有解決之方法,只要下定決心,精勤亦能補拙。再者,對於正法理諦,當予以弘揚;本身弘法無力,則應助印正法書籍,使之廣為流傳,遍佈世間,以挽轉迷民向覺也。
南海古佛 降 九十七年五月七日
第卅三章 修行障礙之家庭障
眾生從迷茫無知當中,經過某些因緣之加持洗禮下,便能開始萌芽善知識的種子,也開始有了想要追求修行(人生真實理諦)的思惟;於是經常必須在某些特定的時間,共同聚集在某些道場裡,聽經聞法,研究佛道法理。但偏偏正當有心學道的修行者,欲求無上真理的同時,阻礙的力道也同時在增長。
父母,通常是眾生最大的障道因素,但不能說是惡意阻礙,僅能說是做父母的關心過度。因為惟恐子女在外頭受到不肖道場的欺騙、詐財、控制行動等;由於父母未曾與修行者參與道場諸項活動,從中觀察道場的一切是否值得兒女的親近學習。身為父母的,全只是憑藉自己錯誤之觀念,以及誤以為修行的道場之所有人員都是無所事事的,更錯誤認為每一個道場都像出家人一樣必須要拋家捨業;因此,反對之心非常強烈。尤其是時下不肖修子詐財騙色者,時有所聞,更造成為人父母的對於道場的誤解日深;只要子女提到修行或知道子女素食不食肉,甚至子女前往道場想修學道理,便開始對修行產生種種批評及辱罵,讓正想要修行的新人進退兩難;欲進一步修行,則有來自於父母的不諒解、不認可,欲暫時退開,則此時已對因果或道理有初步明白,形成「進也為難,退也為難」之無奈心情。
有些眾生早年未曾聞道,一旦機緣成熟,將透過某些媒介接觸正法,從此發心想修持正法理諦,乃至「讀經、行善、積福」。無奈是偏偏有些做子女的,對於父母想要修行這件事,抱持反對態度;較有孝心的子女,一來是因為怕父母在道場修行辛苦,二來是怕被人指為不孝父母所致。然而不具孝心的子女,皆抱持同一心念:「您是我的父母,我以後的生活還得靠您供給,您這就給我修行去了,您行善造福,我的生活豈不失了著落?一樣是佈施,就佈施給我吧!如要讀經,既有這個時間,就好好去工作,賺些錢回來,我正缺著呢!」以上所述,皆是【家庭障】。
在十年前,於新加坡,有位丁某人,年方十六,萌起善慧,聞人說經,當下心有所悟,便立志從道修行。但其父母聞知兒子想學道,未經思索便極力反對,並且要丁某別做白日夢,同時立即將丁某帶回來的佛卡撕毀,並不許丁某接近任何道場。幸好丁某在聞法中,記得一句佛名號:《阿彌陀佛》,心想既然父母親不許我親近道場,又不讓我讀經,我念佛號,總不能限制到我的,由於丁某真誠念佛,後來也感召而獲得某些預知能力。
追溯丁某在多生以前,曾經是其父母的嬸嬸,因為姪兒女早年喪失父母親,幼小軟弱且無能力獨立生活,得靠伯叔們接濟。生為嬸嬸的卻對於姪兒女求知識有許多意見,雖然同在學堂裡讀書識字,卻僅是溺愛自己的兒子,對於姪兒女的聰穎,認為是教師偏心的關係,而經常警告教師不得對姪兒女特別指導,後來更命姪兒女不得進學堂。以此因緣,現時丁某身為人子,一心想學道修行,卻因為過去生中曾經障礙姪兒女求知的緣故,現時亦受到來自於父母的限制。
奉勸眾生,為人父母的,當兒女有心求知、有心向學之時,宜適時給予鼓勵,並且親自帶動,從中了解其學習型態。而為人子女的,逢父母有意往上求知學習,總該積極鼓勵,並隨身效法。如此彼此成全,將來遇到自己有學習問題時,才有助力而無阻障也。
南海古佛 降 九十七年五月十四日
第卅四章 修行障礙之病考
當迷途眾生由無知無明開始要進入明白了解人生理諦之際,正欲發心精進修行諸功德之時,卻面臨生病的考驗,此為【病考】。
對世間人而言,生病乃是時有所聞,並且平常無奇;假若接二連三的產生,尤其是本身及配偶與父母相繼不斷的產生病厄,或大病,或小病,此病未癒,新病又起;或者兒子剛才病癒,女兒接著生病;甚至正當我人想要精進的修行時,卻突逢厄耗,兒女意外身故、病故,或有孫子、孫女意外身故、病故之情形發生。如此怪異現象,不由得讓人心生懷疑,究竟是修行之後才有的現象,或是純屬自然巧合呢?
當知世人的一切病,皆由於心不清淨,並且過去生中廣造【殺業】所致;平時總是認為我有皈依了,眾神與諸佛菩薩皆會庇佑我,卻遲遲不見造功德用來排解業債,只是一直在累積本身的善功與福德,對於迴向排解冤業,總是不知不覺,修行者亦如是。
當進入修行狀態時,病業逐一顯然,此時正是讓修行者有一個造善立德以解業愆的良機。雖然比一般眾生來的密集,但解業之後,相對的是福臻功深。佛云:「歡喜受,甘願還」,修行者面對病業魔考時,必須是心甘情願的接受,因為心有不甘,病業之磨也不可能因此而消失不見;所以甘願的接受諸般病考,心中平靜而無怨尤。若是遇到病考,而心有不平,則將怨天尤人,甚至對於修行有所退墮,但諸病業仍不會因此而憑空消失,反而徒增怨天尤人的不善惡業。
如何「歡喜受」?也就是按時吃藥,按時檢查身體狀況,並且按時「佈施行善」,以濟貧、恤困、救災。本身雖屬病中痛苦難耐,但想想在某些國家、某些家庭的人民,連看病就醫診治的機會都沒有,而我雖然生病,卻有良好的醫療服務,是何等幸福的事!既然身體有病,就多做休息,以養足精神,讓五臟六腑恢復其正常功能,便能重新出發。而眼見父母生病,也非壞事,因為透過父母的生病,讓我人更珍惜當下每一個孝順父母的機會。眼見子女生病,亦非壞事,藉由子女的生病,讓我人更加體悟世事難料,該趁早〈修身、行善、造福〉,並更珍惜當下每一個可以將子女導入修行的機會,能得如此,也就通過了上天給予修行者的【病考】。
然而,有些人面對生病的磨苦,總是認為難受,常有孝順的子女,不願讓父母久處於病魔當中,亦有仁慈的父母,不捨子女身受病苦的煎熬,乃輸誠修福、行善、造功,並憑藉所造功行,迴向:父母或子女或自身,以消減業愆之牽纏;更可進一步造功拔度業障,令病業之干擾降至最低,令藥力產生效果,使病磨縮短時間,此為解業消病之徹底良方。願修行者體會領悟也。
南海古佛 降 九十七年五月廿一日
第卅五章 神人橋樑乩身之困
俗世之間,乃有經過特殊訓練而介於神人溝通之橋樑者,在許多宮堂、道場皆有之,一般稱為「乩生」。一貫道之借竅,稱為三才之「天才」;鸞門乃以扶鸞闡教、濟世救苦,則稱為「正鸞」。
以文風鼎盛之鸞堂而言,如欲煆煉「正鸞」,除了先天因緣之外,便需要本身有強烈欲為上天做使者之意願。在鸞門乃是藉沙盤以扶鸞傳真,將諸天聖神仙佛之心聲作傳達,讓世人知悉,藉以弘法利生、導迷入覺、去惡歸善,使眾生得以聞法修身,去除【三毒】│貪、嗔、痴,掃空【五蘊】│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再進一步掃清【三心】│過去心、現在心、未來心,揮除【四相】│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使之萌生正知、正見,展現正定、正慧,以超凡入聖。
然而,在正鸞欲傳達聖真旨意時,有時會受到來自於上天的考道,考道部門即是家喻戶曉的【三天主考院】。在俗世有小人之考道,在天道亦有三天主考之考道,無考不成道,考什麼?就是考驗一個正鸞在扶鸞傳真時,突然腦筋一片空白,該怎麼辦?尤其是在煆煉四十九日之期間,這樣的狀況,更是層出不窮,有時是靈訊斷斷續續,前後無法相容,這便是【三天主考仙官】出現在身旁,就算這些仙官非常安靜的站著不動,正鸞就是無法傳真任何仙佛的訊息,因為神識已經被考道仙官的念波所阻隔,成為一部當機的電腦,此為非常無奈的事!
為何在辦理聖事時,仍會受到阻擾呢?因為這些三天主考院的仙官與該正鸞於過去世中,曾經有過恩怨或糾葛不清的因素。何以身為【三天主考仙官】會前來阻礙聖事,因為這些編制在三天主考院的仙官,並非正職的神仙,亦不是各天、各洞府、各淨土的仙官或仙吏,而是純屬含帶怨戾的超然怨靈。
何謂:「超然」?凡是曾經在世間是忠臣烈士或是戰士盡忠、盡義,但因受戰略失策而導致其喪失生命者;或兩軍交戰,卻以不當手段迫害敵軍;或本國將領求援,不但不予支援,反而殘殺來將,導致本國將領、軍士……等之死於非命者;或有過去生中,無端的挑起兩國爭端,以致雙方將士死傷者。這些死亡之將士,皆為忠國志士,乃得以升天為神;但因這些將士含帶甚深怨恨,不能收編入正式天兵天將,是故,乃編入【三天主考院】;等待良機一到,可以對當初加害者進行考道。此考道仙官出現,修行者若是不知儘快造立善功德,叩求「拔度解冤」,以潛修佛道功果,則將令此位正鸞不得安寧。
末法時期,以「業」代「考」,「業」從何來?第一‧與考道仙官的夙業。第二‧此考道仙官當時若有遺眷未能善盡照料,而且當時已死於非命,乃因這些遺眷,考道仙官便有權責引動,來讓正鸞感受到各種不順遂,諸如:工作不順遂、人際關係常起波折、家庭常不能和睦、兄弟姐妹常因細微小事起爭端、夫妻常反目、子女有叛逆現象等,皆是考道仙官引動其當時遺眷前來影響這個正鸞,亦在使正鸞能明白與【三天主考仙官】有深業存在,並洞察出有【三天主考仙官】的出現。
一般而言,若是能從現象初開始,便拔度這引動業力的源頭,後續對正鸞造成的負面影響便會大幅減低。不但是正鸞有考道現象,連精進修行的修道子亦多少有考道仙官的考道問題存在,若是不予積極行善功拔度考道仙官,則或許逆來順受的精神,可以令一位修行者獲得無量法慧,乃至福德無邊,但其深重之業仍將跟隨到生生世世,致使此修道子偏偏不彰顯福報,雖然擁有高深智慧,卻苦修於生生世世,雖有人會敬仰,但因苦而不敢跟隨修行。因此,凡已知有業顯,當立即造功拔除業力,使修行障礙日漸減少,方是末法修行的一大課題也。
另外,眾生開始進入一貫道佛堂求道,便已經將靈竅開啟,若是無重視這個問題,將會產生有一些道親之本身靈竅啟開,而受到來自於靈界的影響。如能積極修行,培養本身的防護力,此為較佳者;但一般人並不讀經,而且護持佛堂從來不知道「迴向」以消冤解業,祖先方面,也很少造功德迴向或拔度出苦,形成冤也干擾,祖先也干擾的現象,家庭常不和,就是因為有這些因素。這此不和睦的干擾,若是不間斷的出現,便要注意到有可能是【三天主考仙官】從中召引而來的影響也。
南海古佛 降 九十七年五月廿八日
第卅六章 靈乩體的苦及利弊
末法時期,有許多在眾生,皆具有通靈的體質,為何有「通靈體質」?
因為本身靈竅受到外力之開啟,形成「門戶無守(鎖)」,任何陰質之靈,皆可以直接進出,因而形成干擾;並且任何陽質的靈,亦可以不斷接近,亦是會造成影響。雖然是具備神格的靈前來招呼,但因為通靈體質的凡體於夜間亦必須睡眠,卻受到神靈的呼喚,導致這位靈質身體於隔日疲累不堪,久之形成精神耗弱;何況大部分時間是遭受到陰質靈的糾纏,逐漸形成身體虛弱,這是尚未獲得靈乩訓練者的苦惱。
當擁有一位「靈乩體質」的人,開始進入煆乩之期,初時有些靈乩會先受到宿世以及現世〈嬰靈或倒房祖靈〉的依附,使此靈乩全身無力,僅能倒在地上而四肢不斷掙扎;等待〈嬰靈或倒房祖靈〉退下之後,便開始有一連串之〈動物靈〉,稱為【靈障】或【護法】,乃持有仙神核准之「沖竅令」來依附此一靈乩,並且自稱為〈大佛、大菩薩或大神等〉之降臨依附,此時之靈乩,因為已受到先前在心中羨慕他人可以通靈的心態作祟,如今自己亦已能接受來自於靈界的訊息,自然非常自豪,卻不能仔細深究依附靈的身份,以致造成凡是動物靈所交待的一切事物,再加上本身的意識膨脹,使靈訊產生擴大作用,造成真神的訊息遲遲無法正確接收到,使靈乩的煆練時期成為考驗智慧的黃金時期。
若是此一靈乩本身有正知、正見,雖然在煆練期間,有得到許多靈界的訊息,但都因正知、正見的緣故,能逐一破解業障的錯誤訊息,待煆練期間一過,便通過考驗而獲得正式靈乩身份及地位。但此時尚不能使之單獨為大眾開辦任何請示,必須有資深的老師在旁觀察,若是新成的靈乩受到外靈的干擾依附時,老師必須以最快的時間,為此靈乩排退依附靈,靈乩方能再繼續讓仙佛借竅濟世,這位有德的〈人師〉必須不斷的觀察新乩,直到此新乩能夠分辨真偽及洞徹前來依附的是〈正神〉或是自己的〈護法〉或請示者的〈業障〉。而真正由老師引導傳承的新靈乩,在道場的觀察期為三年六個月,並且是要少言語,每語必針對請示者的問題,提出深奧建設性的回應。
有些人進出宮、堂,卻被某些宮堂的靈乩,指明有開堂、立宮的旨令,這些被靈乩指明要開堂宮的人,有一部分乃完全沒有任何靈乩的基礎,有些則算是小有感應性質而已,卻要面臨開堂建宮的重大使命;其實,不是要眾生開堂建宮,而是要此人好好依從「正法、修身、行善、佈德」,以期協助正道弘揚,使道德再見於天下。而往往靈乩皆會將神靈的指示,有所誤解,卻要來者開堂、建宮,使社會產生許多亂象。
目前,有許多眾生面臨一項重大問題,便是經常有一些通靈的朋友或前輩指示家中必須安奉《五府千歲》,有些則指示必須安奉「某聖母!某神祇!」每位通靈者,皆有其不同之指示,像這樣的現象,純屬通靈者的使命,正在弘揚其主神的法脈,其實與當事者的神緣毫無相干。有些靈乩則會對眾生所安奉的神像及祖先,不但說是未開光好及祖靈未在位,而且有邪靈或外靈依附等;凡有這種情形,便是未能正確觀察出│當家之人有【倒房祖靈】受苦求救,以及家中成員有顯業之存在,反而將冤親債主歸類為神像未開光好且有邪靈入侵。那麼在過去的時間裡,所得的平順,不就是此邪靈所給予的嗎?既然如此,又豈忍心將之退去而更換其他的神像乎?
總之,帶有「通靈體質」者,自身要有正確的認知,除了加強唸佛、持咒、誦經之外,亦必須依止道場,勤修勤練,始能避免受到無謂的干擾。
玄奘大師 降 九十七年六月四日
詩曰:末期學道修身善。法益傳承世道香。
消劫唯心融德在。災消福厚慰仙娘。
跋
末法時期,五教鼎盛,萬法齊發,尤其是新興宗脈不斷產生,眾生修行聞法方便,卻是多有「入寶山而空手回」之憾。
同時,道劫併降,亦是世間災劫不斷與日俱增之時期,使得「人生無常、世事多變」的寫照,不斷在世間人眼前呈現,諸如:緬甸風災、四川大地震等,皆為告誡世人「修行要趁早、行善要及時、和合趁當下」。但是眾生愚昧,平時不懂得珍惜,非得等待身邊的親人已經無法再相見了,才要呼喚出對他的在乎,但又有何益?
修子聞法知修│修身、立德、行道,當下把握時間;親人的和諧,則從當下開始。是以故,修行者,在末法時期,以身作則,並應帶領眾生修身立德,使末法祥和再現,令末法災劫消減,則行道有益利也。
玄奘大師 跋於懿敕寶德大道院
天運戊子年五月初一日
濟公活佛 降 九十七年六月四日
詩曰:末劫天年多禍厄。法垂俗世佈鸞音。
消災延壽珍人道。業赦端憑福德深。
跋
哈!哈!老衲再度降臨貴道院,特為《末法消災錄》做跋文,一則提要,二則最後總結。
末法時期,災難頻仍,可說是世界性災劫不斷產生,許多地區原本從未有過的厄耗,卻在一夕間,成為眾生無法抹滅的傷口;面臨天災的到來,多麼令人無奈!雖然心中有許多的不願意,但並非自己所能作主。
然而天災之形成,不外乎,世人平時所積累之業愆,或有奸巧、或有謀奪、或有欺凌、或有壓榨、……等等,乃至種種剝削,其中最多的是殺害他人性命,乃至屠殺生靈之罪愆。在怨戾久積不釋之下,便要形成「天災、人禍」,藉以沖銷抑制不了的殺業怨戾,使世人因天災而失去生命,有者則因天災而重新清算福報。
雖然有些並非現世之過失,但「業、福」是二種不同的事件,福德淺薄者,又未能積極造福行善,則必定一次天災的到來,從此與世永隔;而福德較厚者,雖遇天災,卻能有驚無險,使其破財了災;至於,不曾遭逢災厄之人,理當慶幸上蒼給予能修身養德之機會,應善加把握,勤修身,勤修福,勤造善,以立德也。
濟公活佛 跋於懿敕寶德大道院
天運戊子年五月初一日
末法消災錄 完書玉旨
本道院院尊關 登台 九十七年六月廿五日
聖示:今夜恭接【完書玉旨】,命本道院福德正神十里外接駕,命本道院天上聖母五里外接駕,其餘神人排班候駕。可。 吾退!
欽差太上老君 降
詩曰:末期聖理迷頑化。法鼓傳承寶德揚。
消劫圓心行正道。災弭四海賴鸞堂。
聖示:今夜, 吾乃奉玉詔,特為貴道院著作完書之《末法消災錄》一書頒佈完書玉旨而來,勉貴道院神人秉持初發心,持之以恒也。
玉詔宣讀。神人俯伏。
欽 奉
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詔曰:
朕居凌霄,統御萬靈,上掌三十六天,下轄七十二地,日理萬機,無時不以蒼生是念。今查爾南贍部洲台疆《懿敕寶德大道院》,奉旨著造之《末劫消災錄》,歷經一載期間,神人辛勤備至,終於告竣,此後將做為末法時期修身立德之瑰寶。寡人觀之,龍心大悅,乃敕旨一道,頒賜賞例如下:
一‧凡助印本書達三千本者,准予正常功德之註記外,特赦減顯象病業一宗。
二‧凡助印本書達五千本者,准予正常功德之註記外,特赦減顯象重大車關一件。
三‧凡助印本書達一萬本者,除正常功德之註記外,特赦減功名阻障、福添二級。
四‧凡助印本書達二萬本者,准予正常功德之註記外,特赦減障道重業一宗、福添四級。
五‧凡隨緣助印本書者,准予憑所造實質功德而消業、植福、除障、開慧,以慰護法之誠也。
六‧凡效鸞護持本書全勤者,准予各賜記一道功,增添一級福祿壽三載;另外,各添三果,天爵各晉二品四級。
七‧凡護持本書達半勤者,功德減半賜記之。
八‧凡護持本書幾近全勤者,每缺席一期減二十功為計,以為慰勉。
九‧凡輸誠發心助印本書者,每本功德賜記二功;無為之助印者,每本功德賜記五功。願有道之士,能珍惜把握此一難得之機緣,鼎力助印本書。
十‧凡著書期間,神祇盡心盡力,乃准予各晉五品六級,各晉四果,以資慰勉。
十一‧凡著書期間,靈修士認真參與,准予各縮減修限六個月為勉,願爾後神人再接再厲也。
願蒼生有志,理當使消災減劫之寶書大為流傳天下,使各角落的人們,皆能得人手一冊,日日閱讀,使人生理諦從心中燃燒,使濁垢由心中滅除;果然如此,天下人人智慧則光明,天災、人禍便逐日減少。
勉諸世人當研而實行之也。
欽哉勿忽。叩首謝恩。
天運歲次戊子年五月二十二日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