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教圓通
論心
「心」者,萬化之主宰也。
儒曰:存心,
道曰:修心,
釋曰:明心,
皆不離「心」以為道。
第1「心」有人心2道心3之分,即有惟危惟微之別。
後世不得心傳者,只知道在「心」中,而不知「心」在何處?多執臟腑氣質之心,以為「心」者也。
是守其心而執象,虛其心而著空,制其心則理欲交馳,聖凡不分,理氣莫辨,無怪其勞心而無成也。
此「心」,堯以是傳之舜,舜以是傳之禹,此見而知之者也。
禹以是傳之湯,湯以是傳之文、武、周公,周公以是傳之孔子,此聞而知之者也。
孔子傳之曾子,曾子傳之子思,子思傳之孟子,此又見而知之者也。
孟子以後,心法失傳。歷秦、漢、晉、隋、唐,鮮有造其域者。
迨至炎宋4受命,五星聚奎5,文運天開6,希夷7首出,濂8、洛9接踵;濂、洛之後,厥有龜山10;龜山之後,繼以豫章11,迨至延平12,道傳朱子13,而心傳一脈,遂有鵝湖14、鹿洞15、朱學16、陸學17,德性問學之分。
而格物之學,遂有事物物欲之別:
尊德性者,以格為捍格18之格,格除之格;以物為物欲之物。
若曰:「人生而靜,天之性也;感於物而動,性之欲也。」
故孟子曰:「養心莫善於寡欲」。
寡物欲者,仲弓問仁19之事也;
格物欲者,顏淵問仁20之事也。
格即克也。此格即書之「格其非心」,孟子之「惟大人,惟能格其君心之非」之格。
物即己也。「克己復禮;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」;其效之速,如是之捷者,其故何也?
蓋天命之性,人人固有,特拘於氣稟,蔽於物欲;大都有而不知其有。聖聖傳心,即傳其固有之心也;其固有之心,即本然之性。
本然之性,即天之所命。
天者,人人統體之性;
性者,人人各具之天也。
故孟子曰:「盡其心者,知其性也;知其性,則知天矣;存其心,養其性,所以事天也。」
天人本自一貫,天統四時21,心統四端22;天之所具者,人性悉具,特患人之不能盡其性也。
盡性之道,由致知入手;致知之功,由格物入手。
格事物之物者,即流溯源之學也。
格物欲之物者,由本及末之學也。
若格事物而不知心性之真,則落於執象。
格物欲而不知心性之真,則入於頑空。
然而「心」亦難言之矣。
若以臟腑之心為心,則血肉一團;此童婦皆知之心,而非聖聖相傳之心也。此心隨生而有,隨死而無,一氣不來,即成臭穢;而非不因生有,不隨死無,虛靈不昧之心也。
若以知覺運動者為心。此心乃危殆不安之心,而非微妙難見之心。
微妙難見之心,天理之心也。
危殆不安之心,天氣之心也。
血肉一團之心,物象之心也。
太極以前,氣具於理;
太極之後,理寓於氣。
物象者,理氣發現,可見之跡耳。
理者氣之主,
氣者象之充。
物象非理氣不生,
理氣非物象不顯。
理也、氣也、象也。
此不易、變易、交易,三易之所自來;
亦聖人、賢人、愚人,三等之所由分。
愚人執象,
賢人通氣,
聖人明理。
學易者皆言先天、後天,而未言及何為先天?後天?
蓋所謂先天:生天者是。
所謂後天:天生者是。
生天者、理也,至靜不動天也。
天生者、象也,經星緯星天也。
而氣天者、一氣流行,默運四時,宗動天也。
道心理也,上應至靜不動天,此生天生地,常而不變之天也。造此者、謂之「聖域」。
儒曰:「大成至聖」。
釋曰:「大覺金仙」。
道曰:「大羅天仙」。
三教歸一,歸於理也。故,
儒曰:「天理流行」,
道曰:「三品23一理」,
釋曰:「一合理相」。
言雖不同,而理則一也。
人心氣也,上應宗動天,此變而有常之天也。造此者,謂之「賢關」。
五官、百骸,有象可見之心,血肉之心也。上應經星、緯星天,執此者、則陷於苦海。
聖人之樂,全道心也。
賢人之樂,伏人心也。
若以血肉之心為心者,此心縱情逐物;萬事擾之,百憂感之,生死限之,無非苦也,何樂之有?
今之儒者,大都言:心在於善,即是道心;心在於惡,即是人心。若如此論:則鄭之子產24、齊之晏嬰,早駕冉有、季路而上矣!而聖廟馨香,未嘗及之者,諒必有道焉。
其道為何?
蓋惡者、從事於惡,而禍隨之,惡有盡而禍亦有盡;
善者、從事於善,而福隨之,善有盡而福亦有盡。
善、惡、福、禍,雖有不同,如不得心法之傳,其不能明善復初,窮理盡性,至命合天,則一也。
堂堂伯佐,聲名顯赫,不得列聖賢之班;而區區寒士,伏處蓬茅,反得享俎豆25之報者,有道故也!
其道確有實在,又非不得其傳;記誦辭章,彷彿疑似,及旁門異端之所能窺測。
如以記誦為道,則六經26仍在,三傳27猶存;孔、孟、顏、曾、周、程、張、朱而外,何以寥寥其人也?
此心法之所以不易知、不易言。
至善神明,道心之所在也。
「克己復禮」,存道心去人心也。
喜怒哀樂未發以前,孔、顏樂處。其復見天理之心乎?
學者到此境界,
正顏子所謂「墮肢體,黜聰明,離形去智,同於大通」時也。亦即孔子所謂「窮神知化,至命合天」時也。
人人各具之理,還於萬物統體之理;理無在無不在,而聖神合天之心亦無在無不在也。
故能無思無為,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,天下之故。
此之初,溯厥由來:
以降衷而言謂之「命」,
以稟受而言謂之「性」,
以應酬萬變而言謂之「心」。
以其感於萬事,而生喜怒哀樂愛惡欲而言謂之「情」;
命也,性也,心也,情也,合而言之「一理」也。
此「理」,
以覆育萬物而言謂之「天」,
以主宰萬物而言謂之「帝」,
以萬物終始共由而言謂之「道」。
以無聲無臭,視之不見,聽之不聞,體物不遺,兩在不測28;至隱至費,至微至顯;無生萬有,虛含至實;無終無始,無在而無所不在,無物不理,各得其理而言謂之「至理」。
以至真無妄而言謂之「至誠」。
以盡善盡美而言謂之「至善」。
以寂然不動,感而逐通,不行而至,不疾而速,無為而成而言謂之「至神」。
故天有天理,地有地理,人有性理。物有物理,事有事理。得理則治,失理則亂。
知理之節文,可以制禮;
知氣之清濁,可以作樂。
知理之尊卑,氣之浮沉,象之進退、開閉,可以教舞。
教民由此謂之「政」,
禁民違此謂之「刑」。
師以教之,賞以輔之,罰以弼29之,有始有終,本末不紊,先後有序,而聖人之能事畢矣。
明乎此,則三教一理,萬國一理。
一理者,吾人之宗祖。
二氣者,吾人之父母。
萬象者,皆宗祖之嫡孫,父母之愛子,吾人之同類。
同類之生成有先後,而親親之禮生。
識見有明昧30,而尊賢之禮生。
教養有厚薄,事功有大小,而五服之親31,五等之爵32,由此而定矣。
金石絲竹33,可見者象也。
清濁高下,可聞者氣也。
有是象,即有是氣;有是氣,即有是音;而主之者理也。
象本八卦。
氣本洛書。
理本河圖。
先天下而開其物,
後天下而成其務,
此易之所以為五經之祖,萬法之源也。
明乎此;則宮商角徵羽可從而辨,
君臣民事物可得而理。
樂之和:
可以調八風,
可以補造化,
可以養性情,
可以和神人,
可以知治亂,樂之關係亦大矣哉!
然而失其傳焉!
若明乎理為宗祖,氣為父母,象為同氣,同一理之由來,則三教一家,萬國一家;如手如足,相敬相愛,無傷宗祖、父母之心,則萬國各樂其業;君臣、父子、夫婦、兄弟、朋友,各盡其職。如此則堯天舜日,可以復見;賢關、聖域,可以同登;而大同之世,即在今日矣!
嘗聞千古以上,此心此理同;
千古以下,此心此理同。
即四海內外,凡天之所覆,地之所載,血氣之類,此心此理,諒亦無有不同者。
三代以上,道在君相,以一人化天下;此教之整也,整則不分。
三代而下,道在師儒,以一人化一方;此教之散也,散則分矣!
斯「道」之傳,由堯、舜至於文、周,自昭、穆34以降,至於幽、厲35,世衰道微,民不興行;聖人之道,自合而分,此天地間之一大變局也。
當斯時也,天命水精,誕降東魯36,一車兩馬,教化四國,齊、楚、宋、衛之外,孔子教化不及;故老聃37歷仕周朝,明道德之原,識禮樂之歸,問「禮」之後,「猶龍」之嘆!記於闕里38,此儒、道之有相資而無相害也。
紫氣東來39,函關40西度,佛教之興,亦資於老。
故儒曰:存心,
道曰:修心,
釋曰:明心,
教雖不同,而心則同也。
佛曰:歸一,
道曰:守一,
儒曰:貫一,
道雖不同。而理則一也。
心一、理一者,天地無二理,三聖無兩心也。
其文字不同者,土音使然也;
其制度不同者,土俗使然也。
因地、因人、困時、因事,變而通之,神而明之;因其勢而利導之,用力少而成功多,此聖人通權達變,繼天立極,造化存神之妙用也。
賢者不能達權,則各守其道。
愚者各據枝葉,迷忘根本,分門別戶,冰炭相投,而爭端起矣!
此雖人謀之不臧,亦世運遞降,氣與數使之然也。
現今五教並重,萬國通商。吾等學人,各宜仰體上意,合五教為一教,連中外為一家,化乖氣41為和氣,化戰爭為揖讓,上慰天心,下順人意,豈非一大快事!
化之之法,五教各有經典,各國俱有遺文;經典遺文,皆上世聖賢化民成俗,代天宣化之言。雖文有萬殊,而理無二致。
學者當先明天人一貫,理氣原因;真知真見,躬行實得,而後自然心若懸鑑,見其文則會其志。
無論釋教、道教、回教、耶教,皆可以升其堂入其室,徹其底蘊,得其心法命脈。
道者、使之成仙。
釋者、使之成佛。
回者、耶者、使之靈魂出苦,同回天主之國。
默移潛化,使之皆大歡喜,已入我賢關42、聖域43,而不自知也!
此因時,因事,因地,因人,通權達變,隨方設教之大略也。
區區鄙見,未知是否?草此大略,借以就正於有道者。
古聖人,量包天地,心含萬物;凡厥庶民,皆如同胞;教之化之,指其心,點其性,使之同歸一道,同合一天;四圍上下,一道同風,有不難致者矣!
嘗謂聖人之言發於性,聖人之性出於天,五經、三傳,皆古聖先賢借文載道,發露性天之蘊奧耳。
自孟子而後,心法失傳。大都
教者,失意以傳言;
學者,誦言而忘味。
此經學之所以不明也。經既不明,焉能明聖人之性;性既不明,焉能知性出自天。
中庸云:「天命之謂性」,即天推性,此由本及末之傳也。
孟子曰:「盡其心者,知其性也;知其性,則知天矣」。由心性以推天。此即流溯源之學也。
卦未畫時,易在天地;
卦畫而後,天地在易。
易有六十四卦,三百八十四爻,皆所以「順性命之理,盡變化之道」。由此觀之,欲明性理者。舍易何由哉?
蓋無極者、至靜不動之理天也。此天靜而能應,常而不變,乃生天、生地之天。為天賦之命,本然之性,道心之所自出。
太極者、宗動流行之氣天也。此天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一終始。乃氣數之命,氣質之性,人心之所自出。
一理者,二氣之父母;二氣者,萬物之父母。
理生氣,氣生象,天倫之大父母也。
象復生象,萬象本於二氣,二氣本於一理。
天者萬物統體之理,
性者萬物各具之天。
人倫之父母也,大小有等,先後有序;而五服之親,五品之爵,由此而分矣!
一本萬殊,萬殊一本,此天人之所以一貫也。
如此者,可以傳道;
言此者,謂之留經。
故理者,常而不變之道。
而經者,恆久不變之教也。
教民由此謂之政,
禁民離此謂之刑。
禮以節之,樂以和之,賞以引之,罰以驅之;
本末有序,先後不紊,原其始而要其終。
自天而人,盡人合天,而聖賢之能事畢矣!
其法自格物入手:蓋不格事物之物,不能盡人;
不格物慾之物,不能合天。
兩者皆格,天人一貫,行於一己則身修,行於一家則家齊,行於一國則國治,行於天下則天下平。
達觀者,玩索而有得焉,則終身用之,有不能盡者矣!
註釋:
1第:但也。
2人心:有善、有惡,好動難靜之心故曰:人心惟危。
3道心:純善無惡,靜而能應之心,故曰:道心惟微。
4炎宋:趙宋以炎德王,故稱火宋;又稱炎宋。宋史、樂志:「於赫炎宋,十葉華耀。」
5五星聚奎:宋太祖乾德五年,五大行星並見於廿八宿中奎宿的方位。
6文運天開:文者文明也,謂天開文明之運也。
7希夷:華山道士,陳搏也。
8濂:濂溪,周敦頤也。
9洛:洛陽,程頤、程顥。
10龜山:楊時。
11豫章:羅從彥。
12延平:李侗。
13朱子:朱熹、朱文公。
14鵝湖:山名,在江西鉛山縣,宋朱熹、呂祖謙、及陸九齡、陸九淵兄弟講學於山上鵝湖寺,後人立為四賢堂。
15鹿洞:即白鹿洞,在江西省星子縣北,廬山五老峰下,宋朱熹建書院,講學於此。
16朱學:朱熹之學說也。
17陸學:陸象山之學說也。
18捍格:捍,禦也,謂抵禦,排拒之意。
19仲弓問仁:論語顏淵篇、仲弓問仁?子曰:「出門如見大賓,使民如承大祭。已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在邦無怨,在家無怨。」
20顏淵問仁:論語顏淵篇、顏淵問仁?子曰:「克己復禮為仁。」
21四時:即四季,春、夏、秋、冬也。
22四端:即仁、義、禮、智。
23三品:心印經云:「上藥三品,神與氣精。」
24子產:春秋鄭大夫,公孫穚,字子產也。
25俎豆:宗廟祭祀用之禮器,以木為架加以漆飾。
26六經:詩、書、禮、樂、易、春秋。
27三傳:春秋有左氏、公羊、榖梁,三傳。公、榖為釋經之傳,左氏為記事之傳。
28兩在不測:兩在,即天上地下也。不測即不可測度之意。
29弼:輔助也。
30明昧:明,明達也。昧,暗昧也。謂人人之見識不同,各有明達,暗昧之差別。
31五服之親:古時喪制,以斬衰、齊衰、大功、小功、緦麻為五服,以親疏為差等。
32五等之爵:謂五等爵祿也。即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凡五等。
33金石絲竹:八音之略稱也。金、鐘鎛也。石、石磬也。絲、琴瑟也。竹、管也。
34昭、穆:周昭王、周穆王。
35幽、厲:即周之暴君,幽王與厲王,幽王好色,厲王貨利,皆是昏君。
36東魯:國名,初周武王封弟周公旦於此;成王時,周公位冢宰,留相天子,乃封其元子伯禽為魯侯。都曲阜,即今山東省曲阜縣。
37老聃:即老子也。
38闕里:地名,在山東省曲阜縣城中,孔子故里也。
39紫氣東來:當老子西度時,經函谷關,關主尹喜,先見紫色瑞氣由東而來,知有真仙過此,不久果見老子,強留作書,著道德經五千言。
40函關:即函谷關也。戰國時秦置,在今河南省,靈寶縣西南。
41乖氣:即戾氣也。剛柔得道謂之和,反和為乖。
42賢關:關者、關口也。此謂賢人之境界也。
43聖域:聖人之境地也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