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靜經白話解 下篇

  

 

真常應物,真常得性。常應常靜,常清靜矣。

 

【字解】真常-真是不虛,常是不變,即是指真理而言。性-天之所命與人的,人之所得乎天的叫作性。

 

【章解】用那真常不變的理,來應付萬事萬物,能够真實不虛的去作,便能得萬物的性理。不但是平時如此,即使應於萬事,亦是事來則應,事去則靜。果能這樣的平靜,自強不息的作下去,便能永長虛空無礙寂然安止的不妄動了。

 

【演說】上章說的是「欲既不生,即是真靜」。這一章是解釋,怎樣纔能作到真靜呢?觀今世人有的只能靜而不能動,或者能動而不能靜,此乃凡夫又何足道呢?况且只是獨善己身,不能兼善天下。但是老子說的真靜,「是奧理取靜」的真意。在自身本具有常而不變的理性,更是無為無畏,良知良能的。如果能得到明師指點,自然大德重明,頓現真如。中庸云:「唯天下至誠,為能盡其性;能盡其性,則能盡人之性;能盡人之性,則能盡物之性;能盡物之性,則能贊天地之化育;可以贊天地之化育,則可以與天地參矣」。况人為萬物之靈,無時無地不在事中,萬事萬物,各具真理,明理則處之得當,否則昏亂無章。現在的人們,因都迷失本性,不講真理,故此你爭我奪,把世界擾了個亂七八糟,我 呆叟真有點看不下去,所以重將老子救世的苦心說出來,好讓大家行持,如若能够用那真常的理,來應付萬事萬物,自然能合乎中道。中庸云:「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」。如此便沒有甚麼災星和刦煞了。自私心,妄取心,慾心不會再生了。行出事來一定是坦白的,平靜的,能這樣的作下去,不是就皈依清靜了嗎?不但一人如此,擴而充之世界眾生也都如此,真不難重見堯天舜日呢!

 

詩曰 

清靜無為無不為 有感悉通理無虧

誰可判分清濁理 孰能循守動靜規

心神洒陀觀自在 智慧光明了是非

奧理精華幾個悟 學禪空到性如灰

 

  

 

如此清靜,漸入真道,既入真道,名為得道。雖名得道,實無所得,為化眾生,名為得道。能悟之者,可傳聖道。

 

【字解】-是由淺入深有次第的意思。化-是教化。眾生│梵語為﹁薩埵﹂。新譯為「有情」。舊譯為「眾生」。眾生二字有三義:()眾人所共生之義;()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,故名眾生;()經眾多之生死,亦名眾生。聖道|大而化之謂之聖,必由之路謂之道。簡而言之,即是聖人的心法。

 

【章解】既然是達到如此的清靜,就可以漸次的步入真道了。既然得入真道的門徑,便可以說是得着真道了。雖如此說,確乎毫無所得。還必須普化有情,同登彼岸,方可稱為得道的。能悟透了這個道理的人,纔可以傳佈聖人的心法呢。

 

【演說】上章所說的清靜之道,意義非常的奧妙。惟恐少人參悟,不知其中的真意。真是教老子嘆惜不止呢!又怕後人以為皈依了清靜之後,便自以為得著道了,所以又有這一章的解釋。皈依清靜,雖說是得著了。但是不培德不能消冤,不行功不能了愿,還是不能了却生死。所以說起來還是毫無所得,也不過只落個獨善己身的小乘徒而已。於世人可有甚麼好處呢?必須時存濟世為懷,慈悲為本的念頭,普渡眾生,使人人脫出輪迴之苦,地獄之災,纔合乎修道人的本旨呢。佛云:「眾生不成佛,吾誓不成佛」。故此講經說法,普渡羣迷。孔子週遊列國,杏壇設教,完全是讓人明白明德新民,己立立人,己達達人的真意。以及耶穌的博愛,替眾生贖罪,並說:「世上的人們,有一人的德不明,就是我的德不明」。這些事,都是捨己從人。故道德經上說:「聖人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」。又云:「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」。聖人所留下的一言一行,都是修道的模範。中庸云:「動而世為天下道,行而世為天下法,言而世為天下則」。果能效法去作,那能不道成天上,名留人間呢?現在到了三期末運的時候,天道應運普渡。明師繼往開來,溫故知新,祖述堯舜,崇尊孔孟,重闡一貫之真機,恩施三曹,真是「百世以俟聖人」的話,却言符其實了。舊本所註的這一章,說到:「三期普渡,道須人傳」。而今正當明師承領天命,挽化九六原靈。倘能够得遇明師,親受指點,方不負此一生呢。

 

詩曰 

定靜功夫大自然 何須爐中煉乾元

原人多為丹經悞  迷子未能聖意參

苦海沉淪何日脫 樂境逍遙幾時還

但願得道能佈道 不負恩師闡真傳

 

第十一章

 

太上老君曰:上士無爭,下士好爭,上德不德,下德執德,執逯者,不明道德。

 

【字解】太上-是最上之稱,尊敬老子的意思。上士-是德學兼優,而且深明道理的人。下士-是德薄學淺,而且執着的人。德-是有功於世,有恩於人者謂之德。也就是率性而行, 發於事的叫做德。

 

【章解】老子說:「上等的賢人,因他深明大義的,故沒有甚麼爭貪。下等的愚人,因執着己見,不察情理,總是好起爭貪。上等有德的人,行了有功於世,有恩於人的事,還不以為是德。下等無德的人,有心積德,作一點有德的事,便要自持有德了。因他是不明道德的真義呢」。

 

【演說】這章書是老子特別關心,修道的人不要起貪爭的心,不要執德的意思。既然說:「雖名得道,實無所得」。這顯而易見的,真道是無形無象,無為而無不為的。明白這個道理,曉得萬象皆空,到時終歸於盡。渺茫一生,空自後悔,能够尋出超脫之正路,方不致永受輪迴之苦。既然悟透人生是夢幻,還有甚麼可爭的呢?况且富貴貧賤,皆是命中造定。故孔子有云:「富而可求也,雖執鞭之士,吾亦為之,如不可求,從吾所好」。但是一般愚昧無知之人,盡作些行險僥倖的事,貪求聲色。殊不知終日營營,刻薄成家。一旦天災病孽,仍是苦不可解。常說:「人不與命爭」。就是這個意思。明白天理的人,處處以濟人利物為本職。並不自彰其德,可是德已然就有了。朱子曾言:「善欲人見,不是真善」。况且有德的人,是為而不恃,功成弗居。永久是競競業業,戒慎恐懼的作下去,他的德是永遠不會消失的。但是有等人,也知修德是一件好事,到處行些有作有為的善事,只恐旁人不知,埋沒了他的美譽,處處誇張。不料想如此一表,反為不美了。道德經云:「自伐者無功,自見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,自矜者不長」。這樣的人,是不明道德的真義,真是可惜呢!嗚呼!近代人心不古,世態炎凉,連有為之德都不作。只知你爭我奪,惟利是圖,以致世界壞到這個地步呢。咳!孟子云:「上下交爭利,而國危矣」的話。真是不錯呢!

 

詩曰 

誰將塵緣盡悟空 惹動牽纏苦無窮

聲色貨利嫌少得 富貴功名總多爭

執形著象失性理 背覺合塵昧靈明

上德普化超宇外 堪憐愚夫轉飄零

 

第十二章

 

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為有妄心。

 

【字解】妄心-是虛妄不實的人心,也是妄分別之心。

 

【章解】現今真機普渡,道降庶民。凡是善男信女,皆有得道的機緣。然而眾生,仍是認假不認真。推其原因,惟有妄心所致。因妄心一動,道心難現,離道很遠,所以不能得真道呢。

 

【演說】這一章是承上章說的,前章說的無非:「無為」,「有為」的分別。如果存有為之心,不但不明道德,還不能得真道呢。再看現世的人們,那一個不是鈎心鬥角,利益薰心。故此雖然科學倡明,物質進化,衣、食、住、行,不為不便。但是撫心自問,不但不能享受,反到受了罪了,交通便利,戰場擴大,故此造成空前未有大刦煞,普天之下,何處是安樂鄉呢?細想刦數的造成,還不是因為人心不古嗎?楞嚴經云:「心平大地皆平」。佛云「修橋補路,不如先平心地」。佛祖的立言,真是不假。故而天道應運降世,挽此浩刦,重整堯邦,化人人回心向善,願個個脫出刦淵。大千世界,一道同風,快樂可想而知。所以呆叟不惜唇舌苦勸眾生。希望大千佛子,共脫苦海,同登道岸。倘若妄心不除,難得真道,永墜沉淪,那時後悔也就來不及了。

 

詩曰 

眾生流浪轉循環 妄心一動惹牽纏

切切行功結後果 速速積德了前冤

此時不將真道得 何日方能故鄉還

囑盡衷言當覺悟 睜眼即見菩提船

 

第十三章

 

既有妄心,即驚其神。既驚其神,即著萬物。既著萬物,即生貪求。既生貪求,即是煩惱。

 

【字解】-突然害怕叫驚慌,言戒懼的意思。着-是着受的意思。貪-是染着六慾之境而不離之意。和「愛」字名雖不同,而理是一樣。求-是索取的意思。煩惱|是一切貪、慾、嗔、恚、愚、痴等,能使煩心惱身的叫煩惱。亦是悶悶不樂的意思。

 

【章解】上章說的眾生不能得悟真道,就是因有貪妄之心。一有了貪妄心,就要驚動那喜動而不喜靜的「識神」。識神被驚,心意外馳,便要着於萬物了。既然接觸了萬物,就要生出不想離開,而要索取的心。但是天下的事,那能盡如所願呢?如果求之不得,立刻就是無窮的煩惱。

 

【演說】上章說苦海眾生不能得其真道,是為了三心不掃,四相不飛的原故。因人寄紅塵,總是紛紛擾擾,朝夕營求,不得歇心。故此妄心一動,則神隨意遷,追逐萬物,而戀戀不捨,甚至廢寢忘食,自甘其願。這樣一來,身心不得養。道德經云:「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」。佛云「寂然不動」,都是讓人不動心的意思。假若苦苦貪求,即便一時僥倖求得到手,還不是家大業大操心大嗎?諺云:「身旁無愛物,心中煩惱稀」。何况說是促促一生,不知何日歸去,故有人生如蜉蝣的話呢!試看歷代的佛祖聖賢,留芳千古,雖死猶生,足可以作後人的標桿榜樣。另有一般不知禮義,妄貪妄取苟安偷生的人,死去遺臭後人。噫!同是一生,只因所為之事業不同,故此有天淵之別了。願世人熟思此意,方不致悞了自己一生的事業。諺云:「兩利相形取其重,兩害相形擇其輕」。古文云:「天地為萬物之逆旅,光陰為百代之過客」。寒來暑往,日月穿梭,古今一件一件的事情,都被光陰催促過了。這人生數十年的時候,那還有功夫再招惹煩惱呢?俗語云:「知足者常樂,能忍者自安」。如不知足妄生貪求,一生總是煩惱。羅狀元作的詩上說:「到無求處便無憂」的句子真是不錯呢。

 

詩曰 

驚動心神任馳遊 著於萬物慾貪求

慾念未遂心轉惱 貪求不得意生愁

聲色叢叢速回悟 孽海濤濤勿逐流

了盡俗緣方成道 此時不修幾時修

 

第十四章

 

煩惱妄想,憂苦身心,便遭濁辱,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

 

【字解】憂苦-是憂愁苦惱的意思。濁辱-是污濁恥辱的意思。流浪-是飄泊不定的意思。苦海-是比喻無窮的苦境。指紅塵世界,有生死轉變而言。

 

【章解】對於萬事萬物,如有求不得的時候,便會生出煩悶惱怒的事情來,由煩悶惱怒中,便要想入非非,妄念一動與身心添了無窮的憂愁和苦惱,便要遭受到許多的污濁恥辱。惹得飄泊下流,轉變生死,永久沉淪在無邊的苦惱境遇中,永遠的迷失了真常不朽的道呢。

 

【演說】前章的意思,就是讓人不妄求。本來天地間的萬物,是賜於眾生享受的。因人的福緣不一,所以享受的多寡,亦有所不同。更有一般妄作妄為之輩,胡遭亂鬧,損陰功,敗德行,經過輪迴的轉變,便分出了壽、夭、窮、通。富、貴、貧、賤。為富貴的人,不知惜福,驕傲奢華。貧賤的人,不知認命,不能固窮。因此就俗事紛紛,擾亂社會不得一刻的安寧。事情雖屬複雜,但是不外乎「得失」二字。得意人便有無限的欣慰,失意人便有無窮的煩惱。甚麼生死離別呀,自殺呀,都因此而發生出來。羅狀元詩云:「得失榮枯本由天,用盡機關枉徒然」的意思,很是深遠。不過俗人迷毒太深,誰還認這個頭呢?如此日往月來,積罪深厚,離得超脫之路,永久沉淪在無邊的苦境中。吾 呆叟身荷代天宣化之職,不忍眾生,久遠沉醉,重將老子濟世的婆心訴說出來,以警醒迷頑者的痴夢。更希望四海同胞,洗心滌慮,休戀一切塵勞。諺云:「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」。即便俗事覊身,亦當用妙智慧照穿一切。佛云「煩惱即菩提」,即是救苦的金丹。果然能够依此修行,自然不會遭受污濁的恥辱,亦不會流浪生死,常沉苦海,更不會迷失真道。事實有這樣偉大的效驗,但是必須知行合一,纔能得到如此的好處呢。

 

詩曰 

煩惱妄想致傷懷 慾蔽層層昧靈台

常沉苦海隨波去 永失真道著塵埋

誠意堅決休忐忑 信心守定勿徘徊

勿謂行道受魔難 功成自得見如來

 

第十五章

 

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。得悟道者,常清靜矣。

 

【字解】見前

 

【章解】真實不虛,常久不變的聖道,能够有悟性的人,自然會得着真意。得能悟透道理的人,便能永久皈依清淨,不生不死了。

 

【演說】上章說到「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」。老子惟恐苦海的眾生,自暴自棄,自認不能修持,以致躭悞了自己偉大的事業。故此老子又說:「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。得悟道者,常清靜矣」。這章的「悟」字,很有意思。當知六祖慧能本不識文字,然而悟性的功夫,超乎世外。無上之妙道,頓然悟穿,承證聖業,故有肉身菩薩之稱。今之苦海眾生,苟能真心悟道,頓生覺性,照穿塵緣,辨明真假,堅定信心,自然得着聖道的真滋味。所以說:「別人千言萬語,不如自己覺悟」。人所不能醒悟的原因,是着於萬物,而生出來的許多障礙及牽纏。當知紅塵非家鄉,肉身非吾體。石火電光,轉瞬即化。一團真性,無處寄託。空自飄泊塵寰,流浪生死,隨波逐流,愈趨愈下,不但有負

上帝的盼望,與仙佛濟世的苦心,而且是泯滅了自己的根基緣份,躭悞自己九玄七祖。當今天道普渡之時,確是萬載難逢的好機會。若輕輕錯過,豈不可惜。當知「日月逝矣,歲不吾與」。佳期無多,絕不我候。細心參悟,方知俺 呆叟一片濟世的苦衷,真是不容易呢!

 

詩曰 

悟性窮源體真空 常依清靜妙道凝

感應通達一心印 智慧照遍萬卷經

能脫塵俗無人我 證得涅槃了死生

克己成人兼天下 發大愿心渡蘊靈

 

全書總論

 

老子的慈懷遠大,關念着世界眾生,作道德振 啟瞶。作感應講明因果,作清靜指點玄機。真是因人設教,無微不至。這番濟世的苦衷,真是以泰山之高,滄海之深,都不能比喻盡的。按歷代以來,每次倒裝降世的神妙,人莫能測。故孔子曾有「猶龍之歎」。清靜的真意也就是佛家所說的「無餘涅槃」。儒家所說的「達於至善之地」。老子願人人皈依清靜,不再受污濁的沾染。所以首先就倡導本來清靜之說。始從大道無形,無情,無名,直至降本流末生出萬物來。惟恐迷人失根忘本,故此又說到「清者濁之源,動者靜之基,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」。這就是讓人知本的意思。因為明本方能返本,知根始可歸根。又說到人神人心,本來也是好清靜的,不過受了一切物慾的引誘,才惹得不安靜了。欲使皈依還須從根本治療,才能得到效果,所以必須澄心遺慾才能行呢。然而怎樣才能作到澄心遺慾的功夫呢?須把身,心,物,都看空了方可。但是老子又恐學道之人,趨入於頑空之境,所以又說「真常應物,真常得性」的道理。又恐獨善已身不能兼善天下。故老子又說:「雖名得道,實無所得,為化眾生,名為得道」。由此看來必須推己及人,方能達於至善。又說:「能悟之者,能傳聖道」。這正是給後人開門引線呢。今三期末劫,道應普渡的時候,明師奉命來傳聖道。可是多少愚人,仍然默守舊法,終日參禪打坐,妄想超生,不認金線之覺路,不體老子的遺言。咳!睹此執迷不悟的人們,只有付之一嘆而已!再看老子說的「爭」字「德」字,都是含有很深的意思。為人若空空得道,不能拋棄假相,妄起爭奪,則必不能建功立德,終久不能歸本達源,亦不能明道德的真意。值此

皇天悲憫。普及眾生。然而尚有不求真道者,實乃堪憐堪嘆。遠隔塵緣靈根自昧,夙世塵勞何日可了?故而佛曾有云:「心未調伏,何能往生」?耶穌有云:「身背著罪,不能回天國。」眾生如此迷昧,難免輪迴轉變,流浪生死。老子又恐慕道者信心不堅,知難而退,望洋而返。復又再三叮囑,說是「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,得悟道者,自然可以皈依清靜,不生不死了」。按此清靜一經,不但是修道之至寶,也是治世之秘訣。三教聖人,都是出世兼入世,明體而達用的。世人多有誤解偏論。究其實在,還不是一已之見嗎?此清靜一書,本來天衣無縫,渾然一體,由一本散於萬殊,復由萬殊歸於一本,何有章次之分。今時解成十五章,也就是開一方便之門,便於閱讀的意思。我  呆叟很希望持讀此書的人,要深老子的衷心,實行老子的衷言,即便老子在天之靈,也會向你點頭微笑呢。

 

太上老君讚

 

無為妙道  包羅天地  清靜一書  盡載真意

歲月來往  古今傳遞  堪嘆眾生  鮮知妙諦

鎮殿將軍  獨釋其秘  玆爾緣深  休自暴棄

得善服膺  踐行竭力  成就正果  綿綿永繼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ijia96 的頭像
    yijia96

    yijia96的部落格

    yijia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